
一句话介绍:7人本,变革,烧脑进阶,融合密室逃脱,全新解谜机制。
故事背景:宁静的夜晚,这座被维多利亚时代遗留下来的建筑填满的城市,颇具哥特风格的美。
几百年的历史和变迁烙在了房屋的每一块砖瓦上,散发出仿佛被雨水冲洗后陈旧的铁锈气息。
常年笼罩的白色雾气更像是一层轻柔的面纱,为这位典雅的贵妇增添了一丝神秘的色彩。
相较于伦敦,人们更喜欢它的另一个名字——“雾都”。
这个曾经被轰炸超过76个昼夜,超过4.3万名市民死亡,并有约10万幢房屋被摧毁的城市。
曾经满城弥漫着刺鼻的焦糊味,缺水、缺电、缺煤气、缺少食物和药品。
市民们只能在废弃的隧道和地铁里避难的屠宰场,宛如一头史前时期的巨兽,忍受可怕的创痛。
虽然遍体鳞伤、血肉模糊,却依然奋力反抗着纳粹刽子手们嗜血无情的屠戮。
终于沐浴在胜利与和平的第一屡阳光中欢呼雀跃的市民们,逐渐开始兴建自己的家园,缅怀逝去的亲友,试图去抚平这场惨烈屠杀给人们留下的伤痕。
也许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这表面宁静祥和下,裹藏着影影绰绰的黑暗和斑驳的血痕,和那些苟延残喘却几近疯狂的余党们,一个个蠢蠢欲动的阴谋。
只有游离在黑夜与白昼中的无名者,还在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。
“与恶龙缠斗过久,自身亦成为恶龙;凝视深渊过久,深渊将回以凝视。” ——尼采
1935年,英国爱丁堡成立了一家史上最大的精神病医院,名为‘那兹心理医疗康复中心’。
据说这是由一个德国财团耗费巨资打造而成的,拥有世界最顶尖的科学技术以及现代化的医疗水平,成为了英国首个研发与治疗合为一体的医疗体系。
1937年,这家医院自成立后,仅用了短短2年的时间就突破了当下精神类疾病的研究瓶颈,治愈了精神病患者无数。
在医疗史上也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。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。
1939年,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,受战争影响,该医院只好被迫转为地下防空洞继续工作。
1946年,二战结束后第二年,不知是何原因,这所医院当时所收容的89位精神病人全部离奇失踪。
而该医院的所有项目也被英国政府叫停。
从此以后,这家医院便永远的被埋藏于地下。
剧本人数:7人本(4男3女)
主持难度:4星
阅读体量:1W字(单人阅读体量)
人物简介:
艾琳娜,女,21岁。棕色长发披肩,肌肤光滑细腻且皙白如雪,看起来内敛沉稳,端庄娴雅,眼波温柔如梦。
安吉拉,女,30岁。当红女明星,金色波浪卷发,一身中国风红色旗袍,姿色超群。
蒂法,女,37岁。女医生,梳着一头精炼的短发,身穿浅蓝色职业医护服,面色温和慈爱,看上去平易近人。
肯保罗,男,30岁。著名作家,一身欧式正装,浓眉大眼,看起来文质彬彬。
吉罗斯,男,30岁。街头拾荒者,头发凌乱,皮肤黝黑,身披一件破旧大衣,眼神明朗锐利。
斯科菲尔,男,30岁。成功企业家,身材高大,双臂强壮魁梧,古铜色肌肤,面色凶狠。
克劳德,男,30岁。著名钢琴家,身躯修长挺拔,穿着一身黑色西式燕尾服,看上去颇有艺术气息。
玩家评测:
剥离这个词本身就是源自于医学用语。
斗胆猜测一下此本是变格本,地点是在医院,从刚开始享赋盛名,治疗精神疾病突破到后来忽然关闭到还有89名病人离奇失踪,应该是医院在成立之前就利用了战时的人们的尸体解剖研究,不断突破精神疾病的瓶颈,后面战后已经没有尸体来提供它们去做实验研究。而作为医院行业里的领头羊,迫于压力又迫于被同行追赶,所以利用89名精神病人进行活体剥离人体组织,惨绝人寰。这些枉死之人的灵魂久久不能平息,冤怨难平,医院的灵异事件频繁发生,或许是人为制造,或许是因为复仇,总之惊天的大阴谋还等着玩家们一层一层的剥离。
作者采访:
Q:创作该本的灵感或来源是什么?
A:灵感来源于列夫·尼古拉耶维奇·托尔斯泰的书《战争与和平》。
Q:希望大家玩完这个本后有怎样的体验?
A: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。
作者:三十米深蓝
工作室:八方阁剧本工作室
剧本类型:硬核 / 烧脑 / 变格